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上,《中国花卉报》记者薛倩就多肉植物组培苗问题采访了福建泉州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雪,带大家一起揭秘多肉组培的那些事儿!
《中国花卉报》记者:多肉组培难么?
李雪:多肉组培难度要看品种,部分品种比较难,部分品种特别简单,相对于红掌、蝴蝶兰来讲,多肉的组培技术门槛还要低,因为它投资少、生长周期短、见效快。
《中国花卉报》记者:多肉通常以籽播、叶插、分株的方式来进行繁殖,用组培的方式进行繁殖对品种有什么要求吗?
李雪:通常会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选择,若以籽播、叶插容易繁育的品种一般不建议用组培的方式繁殖,但如果希望在短期内获得数量和形状一致的种苗,而且可以按照机械化生产、订单式生产,这种用组培式生产比较快速,更适合现代种植业的需求。播种、分株、扦插只是在小规模的、家庭作坊式的或者是个人体验式的园艺上做,组培一般用于稍大型,专业性种植的企业。
《中国花卉报》记者:国内跟国外对多肉组培苗的需求,品种上有什么差异吗?
李雪:国外对多肉品种是小规模、小数量、小品种的需求。国外多肉的需求量很少,只是增大了品种的要求。这些客人由于商业上的原因他们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品种有自己的代码,很少对外销售,他们有意识的控制数量以达到自己的喜好和商业的一些目的。
《中国花卉报》记者:组培苗与实生苗差异大么?
李雪:组培苗与实生苗严格来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实生苗是通过有性繁殖,也就是播种,通过种子来做,实生苗它的后代形状多少会有差异,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它可以从中选择比较好的新的株系。组培苗的前提是它已经选择好优良的株系,再通过无性技术来繁殖,她的后代保持和亲代一样的性状、大小、外观以及生长速度。通过其他品种的测试,可以肯定的是组培苗生长速度要比播种苗快。
《中国花卉报》记者:大花蕙兰和蝴蝶兰组培苗里大家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是出瓶以后的驯化问题,多肉也有这个问题吗?
李雪:这就要看你的组培技术了!多肉其实也是一样的,我们采用比较有效的光源控制,所以我们的组培苗通常不再炼苗,可以直接从组培苗到大田、温棚种植,而一些组培技术差的组培厂它的出瓶苗则需要硬化,炼苗。
《中国花卉报》记者:现在多肉组培苗生产企业多吗?分布在哪些区域?
李雪:多肉组培苗木企业一般在长三角、珠三角和闽南地区。福建的组培厂我所知道的应该是有5个至10个,直接和间接的都在做组培,以前一些做蝴蝶兰、大花蕙兰、林业种苗的近一两年都在转。长三角有的厂家主要是做客人委托的量,但是从真正的商业化生产方式看,真正做多肉组培的独立商家相对比较少。估计这一两年之内是需求的崛起,这也是我所担心的,无序的竞争可能会给行业带来井喷式发展。
《中国花卉报》记者:多肉能够快速上量后会不会导致一些品种供过于求、烂市?
李雪:多肉相对于盆栽,传统花卉来讲,它还是利润价值比较高的,单位产值量也是比较高的。组培技术必然会加速产业市场化的重新洗牌,这就要看各自的企业如何调整自己的产品和自身定位。
《中国花卉报》记者:多肉做组培它的优缺点是什么?
李雪:优点就是短期内可以快速获得大量一致性种苗,满足市场的需求。缺点是过多繁殖会带来产品短期过剩。所以我不主张盲目生产,像我们每月产量几十万株,都是订单式生产,把风险规避在最低范围,我们一般提前半年或一年生产订单。
《中国花卉报》记者:怎么保证多肉组培苗的品质?
李雪:不同厂家的组培苗成活率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是按照组培苗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双方都认可这个标准后,按照这个标准出货,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由于多肉植物尤其是组培苗在运输中存在很大的环境问题,所以它的成活率和损伤度都应在合同中有所体现。
《中国花卉报》记者:多肉组培市场是否有侵占到观叶绿植组培市场?
李雪:多少有一点影响,尤其年青一代对于多肉的喜爱程度超出我们的预料,这也是造成多肉种苗在短期内需求加速的原因。传统花卉同质化竞争激烈,再加上市场调整,使得传统花卉上升空间比较小,速度慢。但是说挤压了绿植产品的空间,这个观点我不认同,只不过是多肉比传统花卉的上升速度更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