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西省宜丰县双峰林场,在公路旁“红豆杉人工用材林示范基地”标示牌的指引下,绕到村后,这一美丽画景便豁然呈现在眼前:蓝天白云之下,是一片排列整齐、极具层次感、像撑开的绿色大伞组成的“绿海”,山风吹来,绿波荡漾,随之一股忽浓忽淡的清香扑面而来……这里,便是宜丰县特色林业项目红豆杉人工用材林示范基地。
改革传统营林模式
宜丰县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之一,自实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农户护林、造林、经营林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林业经营效益也得到相应提高。但是,多年来人们只要一谈到新造林,习惯性首先想到的是造杉树林,认为杉树林生长周期短、见效快,而且栽培管理也是轻车熟路。这一思维定式导致多年来全县新造林几乎是清一色的杉树林。由于林种单一,受市场因素影响,其经营效益一直徘徊不前,很难有新的突破。为创新林业发展思路,进一步提高林业经营效益,着力提升林业产业素质,打造林农增收增效的新动力,宜丰县根据本县实际,依托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的优势,选择乡土珍贵树种红豆杉作为突破口,大力推广红豆杉人工造林。从2009年开始,大力扶持宜丰珍稀花木农民专业合作社改育普通苗木为乡土珍贵树种,开展红豆杉育苗工作,探索现代高效林业发展的新途径,并与南昌大学生命科学院保持密切合作,建立了“江西省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红豆杉研究基地”,形成了产、学、研一条龙体系。通过多年的艰辛努力,现每年可产优质红豆杉一年生籽播苗110万株、两年生营养杯苗30万盆及大量盆景和绿化苗木,为开展红豆杉人工造林、发展红豆杉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拓宽高效林业新空间
红豆杉属25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期遗留下来的珍稀濒危物种,它不仅材质上乘,其果、根、枝叶、树皮、树蔸等均可高效利用,而且是唯一能提取目前国际公认的抗癌药“紫杉醇”的植物,堪称植物中的“活化石”,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正因为红豆杉具有很高的材用价值和特有的药用价值,宜丰县在林业发展战略上,跳出传统林业思维的束缚,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发展高效林业,培育珍贵树种资源,大力开展红豆杉人工造林。
2018年5月,宜丰县举办了全县红豆杉人工造林培训班,邀请宜丰县珍稀花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领头人、红豆杉人工培育的“土专家”杨和平讲课,介绍其多年人工培育红豆杉的成功经验及培育技术。宜丰县林业局还组织山区村、组干部和造林大户现场参观红豆杉人工用材林示范基地,同时,以传统造杉树林作对比,篇印了《营造红豆杉一亩当廿亩》等宣传资料3000多份分发到林农手中。通过广泛宣传和引导,全县改变传统经营模式,营造特色、高效林业的意识大大增强,现全县共营造红豆杉人工用材林2000多亩,目前均长势良好,成活率达90%以上,年平均地径生长1.5厘米,株高长高80厘米,部分雌株仅人工培育3年多就已结出红豆杉果实。
利好政策增加林农收入
宜丰县农户以宜丰县珍稀花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坚持自愿原则,根据自身实际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发展红豆杉人工用材林。一是山地入股。与产业扶贫挂钩,对年老体弱、资金困难无力实施造林的贫困家庭,农户只需以造林地入股,合作社负责整地造林,到期收益按股分红;二是苗木入股。林农负责整地造林,合作社以苗木入股,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全程跟踪做好服务,针对红豆杉各个阶段生长特性及管理要求,组织现场参观和开展上门服务,以提高林农的红豆杉栽培水平;三是土地流转。合作社租赁林农造林地,统一整地造林和管护,所有用工优先聘用林地主人,以增加林农收入。同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全县凡是营造红豆杉人工用材林的,每亩补助600元。
目前,全县红豆杉产业发展正逐步形成以材用为基础,不断延伸产业链,向着景观林业、药用、食用的方向发展,2018年,全县仅红豆杉盆景、红豆杉景观树苗、红豆鲜果及红豆杉鲜果泡酒等销售收入达540余万元。